*性:有高达240个识别自由度,两个人相同的概率为1比1072。
稳定性:人的虹膜位于瞳孔和巩膜之间,在一岁时形成,且终生保持不变,稳定性在所有生物识别技术中*。意味着一次采集,终身记录。
安全性:错误接受率为1比120万。虹膜是人体*外部可见的内部器官,不易受损,难以复制。
便捷性:可进行非接触甚至远距离采集,受环境限制少,不留痕迹且难以复制。使用时,无需接触,一秒内可完成识别。
不可仿造性和天然防伪性:即使是再精密的外科手术,也难以造出两个完全一致的虹膜。
虹膜识别技术的实现过程
虹膜识别技术在识别过程中,首先对使用者进行虹膜抓取和分割,然后将虹膜进行图像矩形化处理,并进行编码。系统对编码后的虹膜进行加密,放入数据库储存,在识别时,系统自动将捕捉到的虹膜与数据库存储数据进行比对,即可识别使用者身份。整个过程方便快捷,使用者无需接触识别器,在移动中就可完成识别。
虹膜识别技术的在出入境安全中的应用
虹膜识别技术可广泛应用于信息安全、国防安全、公共安全、金融安全、出入境安全、在线支付、智慧城市、智能家居、智能移动终端等领域。在信息安全、国防安全、公共安全、金融安全、出入境安全等,对身份信息有高要求的特殊领域,虹膜识别技术正在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。
今年8月,新加坡移民与关卡局表示,为提升效率及加强保障民众安全,当局将在数处边境检查站,试行对旅客进行虹膜扫描,这项技术未来或取代指纹辨识系统。移民局自去年1月起开始对身份证或护照申请者采集虹膜信息。
韩国仁川国际机场公社(以下简称“公社”)9月30日表示,已安装虹膜识别安全系统并从本月起投入示范运营。由此,从韩国出发前往各国的乘客们有望*早于2020年起无需拿护照排队领取纸质登机。
韩联社报道,公社表示,将在机场内的速通门(SpeedGate)安装虹膜识别系统,针对自愿提供虹膜信息的员工进行试运营。据悉,该系统现已完成政府部门的安全性检查。
只需一个眼神,虹膜识别技术打造生物识别安全社会
虹膜识别技术在智慧公安中的应用
随着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,外地人员流动人口不断增多,诸多因素导致各类刑事案件和治安案件呈上升态势,城市的公共安全面临着更大的挑战,公安机关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也越来越大。监狱看守所担负着维护社会安宁稳定、预防犯罪和改造罪犯的重要职能。对犯人的日常点名管理和出入管理是监所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。稍有不慎,监管就会出现问题。
10月4日,辽宁省朝阳市公安局发布消息称,有两名罪犯从凌源市第三监狱逃脱。两名犯人逃走时偷走了狱警的衣服,利用衣服中所夹带的门禁卡逃出监狱。
武汉虹识技术有限公司作为国内*的虹膜生物识别企业,公司致力于虹膜生物识别核心技术及相关产品的研发、应用服务及产业化。虹识技术结合自主开发的虹膜识别门禁系统,为天津预审所提供系统解决方案,有效解决监所安全监管痛点。虹膜门禁系统的搭建,替换预审所原用的刷卡开门,有效提高了监狱门禁的安全性。通过双目虹膜采集器HS-QDEV-CAP200,对民警虹膜和犯罪人员虹膜进行采集。虹膜门禁机HS-QDEV-DAC200M对用户的虹膜和身份信息进行识别比对,验证通过才能开门。
虹识技术以创新探索努力打造生物识别安全社会
虹识技术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成为全球*具影响力的生物识别企业。通过不断的创新探索、技术革新,为客户提供高安全、高*的生物识别技术产品和服务,努力打造一个生物识别全方位、全天候覆盖的安全社会。